2022吉他教学——弹奏时如何做到放松?

2020-03-20
吉他教学 吉他教学技巧 民谣吉他弹奏技巧

对于吉他入门的初学者,登台献唱是件十分老火的事情。因为种种原因,初学者在献唱时往往紧张到不行,不仅影响演出效果,甚至严重打击才吉他入门的初学者的信心。放松是每个演奏者都企望具备的能力,如果能轻松自如的上台表现,便再也不必每次下台之后用抱歉的眼神,求取听众的同情了。
那么到底“放松”是什么呢?是否只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或者只是少数人得天独厚,天生的才赋?还是每个人都可藉由学习获得的能力?从字义中,我们很可能作这样的联想:大概放松就是松掉肌肉的力量,使整个人变得松软无力吧!但这并不是我们弹吉他所要的放松。或者有的认为藉由某种呼吸的方法,使肌肉的效能达到更高的层次,但这也不是练习放松的正确途径。那么到底弹吉他所指的放松是什么呢?
演奏乐器的“放松”是指正确的选择动作和每个动作都是在有意识之下完成的,所以该用多少力量去按弦、弹弦,便用多少,绝不会浪费一分力气。以左手来说,大部份的人弹吉他用的是虎口和手指的力量,拇指为了对抗指板上其它四指的力量,虎口必须持续不断的用力。如此光靠手指和虎口少数的肌肉要完成整场一个小时的演奏会曲目,结果注定是要痛苦地失败。
因此左手正确地按弦时,虎口和左手拇指是完全不用力的(除了封闭按法需要用到一点虎口的力量之外),因为手指只是被动的角色,随时在休息状态中,左手真正按弦的主角是手腕和手臂;藉由调整手腕的弯曲程度及手臂外伸拉回的动作,把手指放在指板上的正确位置,因此各种手型的正确使用是获得左手放松技巧训练的开端。从基本的纵向手型、横向手型,到进阶的各种综合手型,介于纵向和横向的手型)是征服指板的重要课题。
移把位的技巧亦是由手腕和手臂将手指带离原来的位置,在瞬间使手指到达新的位置。移把位的方法共有三种,依学习的次序为:替换、移位、跳跃,也是需要每天集中注意力,去练习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手腕手臂。
记得刚开始学习改变按弦的方式时,一直很不适应且不得要领,一次和老师上课时,他看我努力了半天,表情十分苦恼,便跟我开开玩笑:我是你的老师,而你是你的手腕、手臂的老师,想想办法教他们变聪明吧!
目前常看到年轻的一辈,标榜着用140的速度在练音阶,这是个相当令人担心的事。音阶的真正练习价值不是速度,而是在熟悉指板上不同区间、不同弦,该如何正确地呈现手型及移把位之动作。
唯有从慢速度开始练习,让每个动作,每个声音都在头脑专注下,正确地完成,才能逐渐让左手在指板上自由运动;而速度的获得,不必刻意的追求,有一天它自然会像熟透的苹果般落下,所以正确才是练习放松的目的,速度只是练习下的附产品而已。
我的吉他老师曾说过这样的话:左手只是个工人,而右手是个艺术家!根据个人的经验,以正确的方法和目标专注练习的话,大约只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应该可以完成左手的放松技巧。而右手随着音乐性的成长,却要终其一生不断地去探索它的可能性。
基本上右手的技巧只有两种:基本的勾弦法,和加入固定法之后各种千变万化的触弦法。而学习右手的技巧,必须要有一付好耳朵,否则这些细微的变化,很难用文字去解释。所谓的fijacíon是根据音乐不同表情的需要,而加入不同的肌肉和关节,使之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弹奏群组;例如,须要弹奏fff强音的和弦齐奏时,只靠手指的力量去勾弦,是无法让吉他达到力度的要求,此时如果将ami三指合并成一个群组,运用手臂和手腕的力量带动整个群组来弹,便可以很轻松地作出强音的要求。
再者,当主弦律在低音部,如大提琴般歌唱,而上声部同时有和声伴奏的情况下;此时音乐上力度的层次应以低音为主,而上声部伴奏居于次要的地位。右手为了区分出不同的声部,可以转动手腕趋向自己,使伸直的大拇指得到最佳的触弦位置,而让其它手指的触弦深度变得较浅,如此改变手腕角度即可很轻松而且清楚地区分出不同声部,也是右手常使用的技巧之一。

J961.com扩展阅读

2022吉他教学——弹吉他时如何保证左手的放松


历来的吉他教学认为,左手是纯技巧的,很多习琴者看人演奏时多是将注意力集中于左手的指法和动作。我认为,以往的吉他教学是曲解了“技巧”的意思。技巧是为音乐的需要而存在的,脱离了音乐的需要,技巧根本无所适从。
因此,在这里技巧分为“音乐技巧”和“肌体技巧”两种。音乐技巧是为了克服一些由于乐器或手的限制而创造出来的一些处理方式;肌体技巧则是为了完成某些动作而锻炼出的肌体运动能力。注意,虽然我用了“运”一词,但演奏音乐绝对不是奥林匹克比赛。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说一些要诀。
柔软和整体运动
这是我认为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重点。保持左手的柔软,决定了你的左手能否配合右手创造出音乐。不要以为左手只是按在弦上即可,弦乐器的演奏中,按弦的手的一些非常细微的变化将决定你发出的声音是何等层次的音乐,甚或有没有音乐。需要保持柔软的不止是手指,而是整个左手,从手指的各个关节到手腕再到手臂直至肩膀,甚至到左边的身体。
把最接近指尖的第一关节看作是指尖接触指板的弹性延伸,第二关节则是第一关节的延伸,第三关节是第二关节的延伸,依此类推……同时,将手腕看作是第四关节;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拇指的第三关节在手腕处,与第四关节直接相连。将整个前臂看作是一个手的话,手肘则是第三关节。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整体的运动装置——我们的左手。
机械僵直的手带来的是缺少变化和行动不便。音与音之间的变化,亦即音乐本身一些细微的变化,绝对需要左手的柔软动作加以实现。
例如一个滑音:吉他音乐中有两大类滑音:演奏滑音 gliss.和表情滑音 port.——我们可以在不少近现代的作品中看到。演奏滑音的音响效果是从启音开始就发声,一直延续到目标音;表情滑音则是很多演奏者没有充分理解的。它实际模仿的是人声。我过去曾学过声乐,对这种滑音有很深的体会。我们人发出不同的音高靠的是声带的变Mi之前有个明显的很小的滑向Mi的滑音,这个就是表情滑音。器乐都是从模仿声乐开始的,在这里也不例外。
如果缺少了这种表情滑音,那么我们的演奏听起来就会很机械——即所谓的缺少情感。表情滑音的音响效果是在滑动的过程中发出的,从弱到强,但是个非常短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左手在移动的过程中,从不按下弦逐渐过渡到按下弦;还包括这个过程的速度控制,这绝对不是一个匀速过程,因此就要求我们的整个左手,尤其是手指与手腕保持相当的柔软,一些情况下,这种柔软甚至要扩展到第一关节。
有一些弓弦乐器演奏家,例如我非常欣赏的小提琴家 Fernando Suarez Paz(他也是Piazzolla的五人乐团中的小提琴手;Assad兄弟的多张录音中的小提琴手),他在处理一些语气非常强烈或非常需要歌唱性的乐句时,将旋律中一些重要的音处理成非常短的表情滑音,即演奏c音时,实际演奏比b略高的音,然后滑到c音。
因此,保持左手的柔软,是演奏出音乐,尤其是有线条,有歌唱性,有音乐性的音乐的必要条件。因为音乐本身即是音符间的一些变化,如果没有这些变化,音乐便失去了趣味、感染力和美,也便不是音乐了,而要保持左手的柔软,整体性的运动又是必不可少的。

2022吉他教学——民谣弹奏与演唱如何能做到一致?


对于吉他入门初学民谣的琴友们来说,一定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虽然左右手配合的很不错了,但是真正进入弹唱当中却是顾了左手顾不了右手,顾了唱顾不了弹。这是啥原因呢?造成上述几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己的心、口、手独立性不强所致,那么吉他入门该怎样去培养这种独立性呢?你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首先,你要把所学的曲目唱熟、唱准,特别是歌曲旋律中较难掌握的切分、连线、休止、附点等;
(2)单独把曲目中用到的和弦转换练熟,特别是那些难度较大的和弦转换更要反复多练;
(3)单独把曲目中用到的节奏音型练熟,特别是那些较复杂的节奏音型更要反复多练;
(4)把左手的和弦与右手的节奏音型结合起来进行完整的伴奏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5)轻声哼唱全曲旋律并加入吉他伴奏;
(6)待哼唱与伴奏完全一致后,正式加入歌词进行自弹自唱。记住:弹唱时要做到旋律、和声、节奏三位一体。
这样,一首成功的吉他弹唱曲就顺利完成了!最后需要告诫大家的是:不要小瞧这短小的六点建议。如果你能真正按我所说的方法去练习的话,你的弹唱水平一定会达到像克莱普顿大师那样游刃有余。

2022吉他教学——如何控制右手的弹奏振幅?


对于右手弹奏震幅这个问题,可能对于还未吉他入门的新手来说,会比较严重一点。其实解决此类问题也不是很困难,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手背手指部分都比较放松,弹奏所发的力经放松的手腕部传递给手指拨玄发音。这种"控制"由于手指触玄点距离控制中心点,小臂和右手的连接处较长,不容易控制振幅幅度大小。现在流行的古典吉他弹法。
另一种手指部分放松,手背相对紧张,进入飙速弹奏的"一级戒备"。控制振幅的中心点在手背与手指的连接处,即指根发力的说法。这种"控制"因手指触玄点距离控制中心点较短。因而容易控制弹奏振幅的大小。类似于拂拉门哥吉他的弹法。
二者相同点:指根以下手指部分都要相对静止,否则弹奏的角速度过大不容易恢复原态。至于能否以小振幅奏出刚亮有力度的音,力度强弱的控制能力问题,这就是手腕手指强度等手指机能功底的问题了,非花大工夫不可。手指机能好了,速度就快了,爆发力强了,小振幅就能弹出大力度的音了。

2022吉他教学——音阶如何练习?


大部分吉他教学里,音阶练习对于才吉他入门的菜鸟们来说是一种最佳的练习形式,因为它将手指的灵活和双手的协调练习与速度、力度和耐力的培养结合在了一起。此外,还能从中得到宝贵的乐耳锻炼与节奏训练。你只要有规律的正确练习,就能自然而然的得到所有这些收获。
要知道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种所谓的正确练习方法;而对于你来说,最好的练习方法是你自己养成的。关键是要有计划,而且要严格按照计划练习。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就你的弹奏而言,最严厉的评判永远只会是你自己。要运用下面这些评判方法来帮助你保持正确的练习。
★下面这些建议—其中一些很具体,另一些则是泛泛的—将帮助你制定出自己的练习规律。要特别注意每一条建议—事实上,你迟早会运用这些建议的。
★如果你每天练习一个小时,那么你应该花十到十五分钟来练习音阶。要按这个比率根据你每天的总练习时间相应增加或减少音阶练习时间。
★每次练习开始时,可以先弹奏一些比较容易或比较熟悉的练习—比如,一个顺琴颈半音级进(既一个品格一个品格的上下级进)的八度大调音阶音型。
★弹奏每个音阶练习时要将它唱出来。在学习用新的指法弹奏一些听上去熟悉的音阶时,这种方法尤其有用,因为这有助于你提高耳朵与手的协调性。这种技巧也能使那些好的即兴演奏者自如的弹奏他们能够想到的任何旋律乐思。
★交替进行机械性和音乐性的弹奏。试着对练习进行一些句法和圆润性处理,可以包括机械性的断奏和流畅而富有表现力的圆滑演奏。
★使用节拍器和鼓机。良好的速度感和节奏感对任何音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节拍器能够帮助你在提高弹奏速度时记录下你的进展。记住,千万不要在你还没有掌握好之前就用较快的速度进行弹奏。
★试着用节拍器或鼓机给你提示一个速度,然后再关掉节拍器,弹奏音阶或者音阶练习。弹奏结束后,重新打开节拍器,看看你在结束时的速度是否与开始的速度相同。(在弹奏速度极慢的练习时,这简直可以算是试金石—不信你试试看)
★试着在鼓机的伴奏下弹奏交叉节奏。例如,你可以在鼓机弹奏连续八分音符时用低音吉他弹奏三连音音型,这样你就能练习三拍和两拍的对比。你也可以在鼓机弹奏曳步舞曲音型时弹奏连续的八分音符,这样你就能练习两拍与三拍的对比。
★倒过来弹奏你所熟悉的音型,或者从不同的地方开始弹奏。我们习惯于认为音阶总是先上行,然后再下行。为了增加一些变化,你可以先弹奏下行音阶,然后再弹奏上行音阶。如果你想看看自己对某一种特定的指法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你可以从中间某个地方开始。
★运用音阶来学习新的右手技巧。如果你弹奏时主要运用匹克(即拨片),那么你可以试着用下面的手指拨弦法练习;当然,如果你主要运用手指拨弦法,你也可以试着运用匹克拨弦。选择一些熟悉的音阶音型,这样左手部分就能完全自然运动。

2022吉他教学——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
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一个销售员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小说家,一个医生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画家 —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小说或者画过画 — 但他们认为他们距离“真正的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尝试了就会爆发天才。
所有这些关于成功学的个人经验和励志故事都不科学。假设一个成功人士做过一百件事,包括参加演讲比赛,衣着有个性,听英文歌曲,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等等,他会非常自得地把这一百件事都写进自传,没准还要加上女朋友的影响。然而其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只有四件事,问题是他和读者都不知道是哪四件。
科学家不信励志故事,他们只相信调查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用多少时间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环境,来比较到底是什么使得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 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 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 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过去多年来,训练方法是不断进步的。比如说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六年时间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三年就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200%。统计表明,莫扎特当时的训练,他的有效指数是130%。而二十世纪的天才也许没有莫扎特有名,但其训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十三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少于30年之内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学到多得多的数学,教学方法进步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曾经有一个时期俄罗斯对女子网球,韩国对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的的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传统上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摸索掌握了科学训练法,那么他就可以带出一代绝世高手,比如中国花样滑冰教练姚滨。人们经常感慨中国十多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 — 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么十多亿人必然足以产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练出来的,而中国缺乏有效的练习环境,人口再多也比不上欧洲小国。
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2.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进行对话训练。最初是在房间内集体对话,角色扮演。然后是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要求约会。最高难度是有意在公共场合做出使自己难堪的事情,比如去超市把一个西瓜掉在地上摔坏。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 — 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 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 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 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人脑的学习原理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一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将来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基因不可能把一切技能都用遗传的方法事先编程,那样的话太浪费大脑的存储空间。最好的办法是不预设任何技能,只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这就是人脑的巧妙之处。基因的做法是先预设一些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比如看见好吃的东西我们会饿等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但对于更高级别的技能,比如演奏音乐,需要协调调动很多神经,就必须靠后天学习了。
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解剖表明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其大脑的神经结构非常不同,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内识别方向的区域就特别发达。也就是说与计算机不同,人对于技能的掌握是在大脑硬件层次实现的。
而最近有一派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直到2000年新技术允许科学家直接观察活体大脑内的髓磷脂之后,髓磷脂的作用才被发现,而且一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被在学术期刊上说明。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髓磷脂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小孩常会犯错?他们的神经系统都在,也知道对错,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起来髓磷脂的高速网络。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因为所谓“习惯”,其实是以神经纤维电缆组合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的,髓磷脂一旦把神经包起来,它不会自动散开 — 改变习惯的唯一办法是形成新习惯。为什么年轻人学东西快?因为尽管人的一生之中髓磷脂都在生长,但年轻人生长得最快。最激进的理论则认为人跟猴子的最显著区别不在于脑神经元的多少,而在于人的髓磷脂比猴子多20%!解剖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平均水平,但他拥有更多能够产生髓磷脂的细胞。
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相关推荐更多 >